
詳細說明
鵝苗品種:四川川府大白鵝苗、揚州三朵花鵝苗、江山白鵝苗、浙東白鵝苗、雜交鵝苗、天府肉鵝苗、揚州大白鵝苗、麗佳鵝苗、皖西白鵝.獅頭鵝苗、興國灰鵝苗、郎德鵝苗、萊茵鵝苗等不同品種。
鴨苗品種有:江南一號蛋鴨苗、青殼二號蛋鴨苗、肉麻鴨苗、建湖麻鴨苗、鴛鴦鴨苗 建湖雜交麻鴨苗、邊鴨苗、康貝爾鴨苗、黑金腚鴨苗、青殼二號蛋鴨苗、番鴨苗、櫻桃谷肉鴨苗、野水鴨苗等不同品種
1選擇優良品種鵝
優良品種鵝生長發育快、飼料轉化串高、飼養周期短、產蛋和肉多、羽絨好、經濟效益也好。我國普遍飼養的良種鵝有四川白鵝、獅頭鵝、五龍鵝、溆浦鵝、籽鵝、浙東白鵝等。
2種草養鵝
仔鵝7-21日齡對青飼料的需要量由占日糧10%增至90%,28日齡可以達到100%。鵝對青草中粗蛋白、粗纖維的吸收率與羊相近,是攝食范圍很廣的家禽。少量鵝以散放采食路邊、河塘邊、田地邊、房前屋后的野生雜草加以適量補飼即可。為了四季養鵝,可以安排一定面積的多年生牧草,如三葉草、魯梅克斯、串葉松香草、籽粒莧等。冬季養鵝,可以在早秋播種越年生牧草,如禾本科的冬牧70黑麥草、豆科的紫花苜蓿等。冬季養鵝由于牧草生長慢,應補充青貯料。春季牧草豐盛,可滿足夏季高溫期養鵝的草料。秋季養鵝,除利用多年生牧草外,還可以用南瓜、甘薯等作飼料。
3加強雛鵝的飼養管理
雛鵝被毛稀薄.對外界溫度的調節能力差,消化器官和消化機能都不完善,所以體質較弱.抗病力差.往往會因飼養管理不當造成雛鵝大批死亡。應選擇健康強壯的雛鵝,做好育雛準備,科學配制雛鵝飼料,合理安排飼喂次數,搞好衛生防疫,購進的雛鵝,要注射抗小鵝擅血清,保持飼料新鮮,飲水清潔,保證禽舍清潔干燥,每天清洗飼槽和飲水器。飼料中加入土霉素、氟哌酸或喹乙醇進行預防性投藥,對防治雛鵝疾病具有明顯效果。
4仔鵝合理組群
快速育肥30-80日齡的鵝,能大量利用青飼料,和全價精飼料,可全天放牧,夜間補飼精料.也可完全進行圈養,在精料中加入10%的草粉,以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飼料利用率,保證營養全面化,且適口性好,鵝喜吃。育肥前應將大群仔鵝按體形大小和體質弱強等情況分群,達到鵝群均生長的目的。還應定時定量補充傲量元素,維生素以及防病藥物,填飼育肥飼養肝用品種時,要供給充足飲水和青飼料。填飼適宜濕度為lO%~25%,溫度超過25’E的炎熱季節不宜
填飼。
5適時出欄上市
中小型鵝在70-90日齡時,活重2.5~3.5千克時,優良雜交商品鵝65-80日齡,活重3.0-4.0千克時,就應及時出欄上市。若在延長的飼養期內實行人工活體拔毛可顯著提高綜合效益。羽絨價值比肉貴許多倍,肥肝更是比肉貴數倍.鵝舌、鵝掌、內臟、血液等經濟價值均很高。因此,應以市場為導向.大搞加工增值增收。
6養好種鵝
良種鵝一般飼養到6月齡即可留作種用。公鵝180日齡,母鵝200日齡左右即可配種,公母比例一般要求1:5~6,為了提高母鵝的性欲和種蛋的受精率,應增加公母鵝在水中的活動。優良種鵝可利用3-4年,種鵝第1年產蛋少,第2、3年產蛋比重大,直到3年后才下降。養種鵝和賣種蛋,搞孵化和賣雛鵝,產值均較高。
7看鵝補料
看膘情。過肥的母鵝往往內分泌失調.卵細胞發育受到影響.從而使得其產蛋量大大降低,有的甚至出現停產;過瘦的母鵝缺乏營養,產蛋量也會降低。因此,圈養的母鵝要適當放牧以增加運動量。對過肥的母鵝要適當減少或停喂精飼料;對過瘦的母鵝則要增喂精飼料,特別要增加日糧中蛋白質的含量,晚上最好給產蛋鵝加1—2次精飼料。
看糞便。若鵝糞粗大、松軟,呈條狀,表面有光澤,輕輕撥動糞便能分成幾段,說明飼料營養豐富,鵝消化正常。若鵝糞細小、結實,顏色發黑,輕輕撥動后斷面呈顆粒狀,表明精飼料飼喂過多,青飼料喂量過少,應減少精飼料飼喂比例,增喂青飼料。如果鵝糞顏色淺,不成無公害果品形狀,一排出就散開,說明精飼料喂量不足,青飼料喂量過多,應補喂精飼料。
看蛋形。產蛋鵝攝人的飼料營養物質不足.蛋殼會變薄,蛋形較小,甚至出現畸形蛋。如發現有異常情況,應增加豆餅、花生餅、魚粉等富含蛋白質的飼料,將精料中粗蛋白含量提高到22%,每天飼喂量增至300克,同時適當添加礦物質飼料。
生長鵝的飼養
1. 鵝生長至4~10周齡,應離開育雛舍,轉入生長鵝舍。
2. 一般每日飼喂4~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喂料時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內,精料和牧草的比例為1 4,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為:玉米粉粒45,米糠15,麩皮10,豆粕22,魚粉4,骨粉 1. 5,貝殼粉1.6,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添加劑0.5,食鹽0.4。
3.配合料用量應隨著飼養日齡逐日增加,牧草可切成1~2厘米長喂鵝。如果沒有水上運動場,飲水器內要不斷清水,每天清洗2次。生長鵝舍每天打掃1次,勤換墊草,遇晴天,可在運動場上加喂牧草,吃完了就添加,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安全,讓鵝充分生長。
4. 適當調整鵝群,將體弱幼小的鵝集中在一起,單獨特殊照顧飼養。對鵝群抽樣稱重,分析鵝生長情況。若生長過慢,要找出原因。飼養期28~60日齡為生長高峰期,60日齡以后,生長開始減慢,70日齡可將群鵝出售上市。
5.飼養員必須加強巡欄,注意觀察鵝只狀態,發現早期病鵝及時隔離和治療。檢查和發現病鵝的最適時間是每天早晨天剛亮、中午、深夜及兩次喂料之間,此時鵝群正處于休息、睡眠中,病鵝容易表現出各種異常狀態,易于發現剛病或有輕微病癥的鵝。
6. 在飲水中加入抗菌藥物,如氟哌酸、恩諾沙星等,從1日齡開始,連用1~3天。能有效地控制慢性呼吸道病、大腸桿菌病等。
7. 仔鵝25日齡用吡喹酮10毫克/公斤體重驅絳蟲。如果仔鵝水草食得多,應全群服用驅蟲藥1次。
8.做好消毒工作,減少禽出敗、黃曲霉菌病的發生。一旦發現病鵝應及時診斷,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