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嘉德拍賣收流拍費嗎
如今的書畫市場,拍出天價的字畫已經不是什么奇事,數億的字畫在拍賣會上也是層出不窮,除去炒作成分,這些天價字畫貴也有貴的原因,其中大家名畫也是數不勝數。
過 億 書 畫·中 國 古 代 篇古代書畫作品一方面時間久遠,存世量越來越少,能得以流傳足以說明其珍貴,另一方面這些作品極具歷史和學術價值。所以我們在觀看古代名畫時,除了欣賞作品本身價值外,作品的歷史屬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欣賞點。
南通嘉德拍賣收流拍費嗎
元 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帶蓋H (通高): 50.5 cm 來源:國內重要藏家90年代購于海外。 梅瓶是中國陶瓷中傳統瓶式之一,其基本形狀為小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瘦脛,近足處微向外撇。足底向內鏇削,形成圈足,一般稱之為“內圈足”。梅瓶豎切面輪廓線宛如由兩條近似“S”形的曲線拼合而成,其在造型方面給人的視覺感受是形體端莊挺拔、線條柔和流暢,顯得雍容典雅。“梅瓶”這一優雅的名稱始見于清代文獻。清末寂園叟撰《陶雅》曰:“器皿之佳者,曰瓶、曰盂、曰罐、曰盒,曰爐、盎、杯、盤之屬,至于不可勝計,而以瓶之種族為多。瓶之佳者,曰觀音尊、曰天球、曰餑餑凳、曰膽、曰美人肩、曰棒槌……曰梅瓶……”民國初年許之衡撰《飲流齋說瓷》對梅瓶作了進一步解釋,曰:“梅瓶,口細而項短,肩寬博,至脛稍狹折,于足則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也。”從現已掌握的實物資料看,梅瓶定型于唐代北方窯陶瓷,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等均收藏有唐代白釉梅瓶,從胎、釉特征看,頗似河南鞏縣窯產品。此后,歷代、歷朝幾乎都燒造過梅瓶,未曾間斷,而且釉、花品種不斷增加,至清代已多達至少30多種。左:唐代白釉梅瓶,高42.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盡管書畫市場在2005年秋季達到近期的行情高點之后步入下跌的通道,但其實真正調整的是近現代書畫這部分,古代書畫并未產生太大的波動,這主要有因為古代書畫在整個書畫市場的份額有限,2006年古代書畫的成交額只有8.27億元,這只占當年書畫市場成交份額的16%,由于整體份額較少,所以在書畫市場整體調整時古代書畫卻能因為這點沒有出現近現代書畫起伏較大的波動。第二個原因就是古代書畫依然是以收藏所主導的市場類別,
西藏 十三世紀 憤怒相金剛手巨型銅像香港邦瀚斯『誠虔韻映 含烏爾里希?馮?施羅德珍藏專場』專場 Lot 108 高:104.1 cm 估價:22,000,000 - 28,000,000 港幣 成交價:49,260,000 港幣 來源: 烏爾里希·馮·施羅德珍藏 于1995年購于倫敦 清雍正 青花喜上眉梢抱月瓶 六字篆書款 高:37cm估價:40,000,000 - 60,000,000 港幣 成交價:45,900,000 港幣 來源:自1950年代起入藏倫敦私人收藏,此后一直于家族中流傳 瓶小口,直頸,頸兩邊飾如意形耳,扁圓腹,橢圓形圈足。通體青花紋飾,頸繪竹葉紋,肩部及脛部分繪五出葉紋相對應,雙耳各飾靈芝紋,瓶身一面畫一對鵲鴝登梅樹相互對唱,樹底生矮竹幾叢;另一面繪一對白頭鳥棲息于杏花樹上,一鳥回首仰望其同伴。底青花書「大清雍正年製」篆書款。青花發清麗幽婉,濃淡有致,畫工生動細膩。
拍賣人為拍賣,應當于拍賣日7日前發布拍賣公告,該公告記載有下列事項:(1)拍賣的時間、地點;(2)拍賣標的;(3)拍賣標的展示時間、地點;(4)參與競買應當辦理的手續;(5)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項。拍賣公告應當通過報紙或者其他新聞媒介發布。拍賣人應當在拍賣前展示拍賣標的,并提供查看拍賣標的的條件及有關資料。展示時間不得少于2日。拍賣師應當于拍賣前宣布拍賣規則和注意事項。拍賣標的無保留價的,拍賣師應當在拍賣前予以說明,拍賣標的有保留價的,競買人的高應價未達到該價時,該應價不發生效力,拍賣師應當停止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