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粿的由來:
碗粿,又稱碗糕,是流行于華南、粵東、臺灣等地的米食制品。因成品置于碗內(nèi),故名;分甜、咸二類:甜碗粿是米漿經(jīng)糊化后拌入糖蒸熟而成;咸碗粿則是將糊化的米漿蒸過一次,將配料鋪于其上再蒸熟而得,并搭配醬油膏食用。
碗粿的特性:
延續(xù)傳統(tǒng)風(fēng)味的碗粿,是選用一年以上的老在來米,以臺灣紅糖,圓糯米來制作,入口后香氣十足,軟Q彈牙,吃起來不油膩,口感爽滑,不粘牙。
碗粿的操作方法:
1,先將500克碗粿粉倒入500克冷水拌勻;
2,然后加入1500克開水拌勻成糊狀,裝模具大火蒸20分鐘拌勻;
3,加入調(diào)料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