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球蟲病防治概述
摘要 ?雞球蟲病分布很廣的一種原蟲病,在各種雞病中球蟲病的發生率最高,占1/6~1/5,雞球蟲病引起的經濟損失非常大,雛雞在感染率可高達80%~100%,死亡率可達20%~50%,而且由雞球蟲造成雞群生長滯緩產蛋量下降的經濟損失,往往超過死亡的損失,隨著我們進入了一個集約化養雞的新時代,對雞群球蟲病的預防與治療也要求我們必須具有更加多種多樣的藥物,疫苗和更加靈活的飼養管理措施。
關鍵詞 ?雞球蟲病;球蟲;球蟲種類;實驗室檢查;診斷;防治。
1??????? 雞球蟲病的病原體
1.1雞球蟲病病原體種類
引起雞球蟲的病原體主要是艾美耳球蟲。目前世界上公認的艾美耳球蟲有9種,其中危害較為嚴重的有6個種
按致病力強弱排序分別是柔嫩艾美耳蟲(E.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蟲(E.necatrix)、布氏艾美耳球蟲(E.brunetti)、巨型艾美耳球蟲(E.maxima)、堆型艾美耳球蟲(E.acervulina)、和緩艾美耳球蟲(E.mitis)。
按對養禽業危害大小排序則是柔艾美耳球蟲、巨型艾美耳球蟲、毒害艾美耳球蟲、布氏艾美耳球蟲與和緩艾美球蟲,這是因為堆型艾美耳球蟲子的流行率最高,毒害和布氏艾美耳球蟲的流行率較低,是流行率和致病力的加權值排序。
此外還有3種:變位艾美耳球蟲(E.mivati)、哈氏艾美耳球蟲(E.hagani)和早熟艾美耳球蟲(E.praecox)。這3種病原體的致力和危害性都較小。
球蟲的宿主特異性很強,不同宿主的球蟲一般不會交叉感染,同一宿主體內的球蟲其寄生部位和致病作用也較為特異。雞的9種球蟲在腸道內寄生部位除柔嫩艾美耳球蟲寄生于盲腸外,其余均寄生于小腸內。
1.2球蟲的生活史
艾美耳球蟲的生活史屬直接發育型,不需要中間宿主,整個發育約需7天,即體外1天,體內6天,須經過三個階段:?
(1)無性生殖階段(裂體繁殖期),在其寄生部位的上皮細胞內以裂體生殖法進行。
(2)有性生殖階段(配子繁殖期),以配子生殖法形成雌性細胞,即大配子;雄性細胞,即小配子。兩性細胞融合為合子,這一階段也是在宿主的上皮細胞內進行的
(3)孢子生殖階段(芽胞繁殖期),指合子變為卵囊內發育形成孢子囊和子孢子過程。含有成熟的子胞子的卵囊稱為感染性卵囊。發育完成的卵囊共含4個孢子囊,每個孢子囊內含2個孢子蟲。孢子生殖在外界環境中完成。
隨感染雞只糞便排出的未孢子化囊(非感染性卵囊)在適宜的外界條件下(溫度、濕度和氧氣)進行孢子生殖,經1~2天后發育為有感染能力的化卵囊。孢子化卵囊被易感雞只吞食后在肌胃磨損下釋出孢子囊。隨食物進入小腸的孢子囊在酶(主要是蛋白酶)和膽汁的作用下,釋出子孢子,子孢子侵入腸上皮細胞,經裂殖生殖后形成許多裂殖子,裂殖子可再行裂生殖,形成更多裂殖子,在數代裂殖生殖后(代數視種而異,通常為2~4代)進入配子生殖,即有的裂殖子發育為大配子,有些發育為小配子,大小配子結合形成合子,合子發育為卵囊。卵囊隨糞便排出體外,進入下一輪孢子生殖、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