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塞環規與傳統測量方法的比較筆者在計量部門檢測環規多年,對各種檢測方法都比較熟悉。與其他測量方法相比,單球測量法檢測環規有其明顯的優點。以下就目前常用的萬能工具顯微鏡進行比較。
第一,精度較高,穩定性好。以下是本人在單位使用測長機和萬工顯對同一塊標準環規(內徑為9.999mm)進行測量的記錄。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測長機采用了高精度光柵尺,相對于普通萬工顯精度提高了一個數量級,同時在測頭和測量臂之間安裝了位移傳感器,校準測頭誤差,使得測量穩定性達到提高。
第二,光滑環規的測量效率高。測量環規的主要工作是對被測環規的位置進行調整,使其水平放置,并且圓心置于測試視野內。測長機使用直接數顯顯示,同時進行調整。萬工顯需要通過測量顯微鏡觀察,來回移動才能對工作臺進行調整。
第三,操作方便,上手容易。萬工顯使用的一個難點是人工對線,移動工作臺將顯微鏡視野里的分劃線與被測環規內徑邊緣對其,這是一個很繁瑣的過程。測長機使用單球代替分化板去接觸,接觸點的精度用一個指針圖標反饋,直觀方便。
本文介紹一種光滑環規的單球測量法,這種方法相對于萬能工具顯微鏡在測量光滑環規時有著明顯的優越性。在儀器開發和技術改造方面,其開發思路和設計理念有著很多值得借鑒學習的地方。
具體光滑塞規的測量方法如下:首先,將標準環規固定在操作臺上,移動單球去接觸環規的目測最左內邊緣,并使測試球向環規內側有一個偏移量,使得在標準環規微量移動時,測試球會一直接觸環規的邊緣。在測長機的測量臂上安裝了高精度光柵尺,并在測量臂和測試球銜接的部分安裝了微量位移傳感器。當測試球和測量臂之間存在相對位移時可以由位移傳感器測出,這樣就保證了測量的精度。上下移動標準環規,查看軟件顯示的位移示值浮動偏差,并調整操工作臺的水平旋鈕。當浮動偏差足夠小時,說明環規已經被調水平了。在水平橫向移動標準環規,根據顯示的位移示值,找到示值最小值,此時的點為在測長機導軌方向上內徑邊緣的最左端,記下此時的位移量為a1。移動測量臂至測試球接觸標準環規內徑的最右端,記下此時位移量為a2。
然后,取下標準環規,將被測環規固定在操作臺上,移動單球去接觸被測環規的目測最左內邊緣,根據儀器示值,移動被測環規,使環規水平。并使測試球在環規的最左端。記下此時的位移量A1。移動測量臂使測試球接觸環規內側最右端,記下此時位移量為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