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牌設計制作廠家里面規模最大,技術先進,服務最佳的,公司主要的服務業務是交通標識牌制作,醫院標識牌制作,小區標識牌制作,房地產標識制作,園林標識牌制作,校園標識牌制作等.以精美的制作工藝在同業中獨樹一幟。原標題:罕見!連續發聲學習杭州、合肥和鄭州三城,濟南真的要“奮起直追”了嗎?同樣作為省會城市,連續幾天發聲學習其他省會城市的發展成功經驗,這并不多見。“海運倉內參”注意到,從5月10日開始,《濟南日報》連續幾日專版發文,提出要學習杭州、合肥、鄭州三省城的經驗。原來,5月3日至7日,濟南市考察團赴杭州、合肥、鄭州考察“取經”。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不利形勢下,三市走出了生氣勃勃的轉型之路,給前往考察的同志帶來“巨大震撼”。
其實,濟南“奮起直追”的勢頭早有前兆。今年2月,濟南指出,在2016年中國城市GDP前10名、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前十名和中國城市人口凈流入前十名“三個top10”上,山東無一上榜。換個角度,剛剛公布的2017年春運搶票熱度最高的十大城市也與我們無緣。這說明,山東經濟實力雄厚,但群山無峰,缺少一個帶動力強的核心城市。2015年的數據顯示,河南的GDP只有山東的60%,但鄭州占到河南全省的19.8%;安徽經濟總量只有山東的三分之一,合肥占到安徽的25.7%。而濟南不到9.73%,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首位度排名中是倒數第一。“我們再不奮起直追,很有可能形成中間塌陷”!曾如是說。5月10日,《濟南日報》刊文《新經濟的“杭州樣本”》。
拉開了這輪持續報道的序幕。文章指出,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杭州發展實現了“彎道超車”——不僅邁入“萬億級俱樂部”,還演繹了GDP增幅由全國副省級城市倒數第一到正數第一的反轉大戲,地方財政收入總量也躍居省會城市第一。伴隨著城市崛起,杭州的GDP占浙江省比重提升至23.8%,在全省的輻射帶動力逐漸增強。那么,杭州有什么成功經驗,讓同為省城的濟南如此渴望學習?杭州市的“店小二”精神被濟南點贊。它強調的是機關要像店員接待客人那樣,服務好企業和基層,建設服務型。這篇報道特別指出:“(杭州市)很少干涉企業的具體經營活動,不會下達具體的指標給企業。企業做研發,鼓勵他們去申報國家的項目,申報后,立馬配套跟上。
杭州把屬于市場的還給市場,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進而言之,一邊堅持“無為而治”,把屬于市場的還給市場;一邊甘當“店小二”,把該做的服務做好。與市場,各司其職,相得益彰,相互成就,杭州也成為“服務型”建設的成功樣本。次日(5月11日),《濟南日報》繼續專版發文講述杭州的發展經驗。在這篇題為《破譯“最憶是杭州”的密碼》的文章指出,杭州發展打造了“精致之美”的名片,它來自杭州將“工匠精神”導入城市建設,建設智慧城市,不斷探尋城市與管理者、城市與人、城市與時代變化的和諧相處之路。耐人尋味的是,其認為杭州的“四高經驗”(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為濟南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提供了有益示范。
這個形象的表述展現了。大明湖身處濟南舊城區的懷抱中,而黃河位于濟南北郊,“北跨黃河”一直是濟南城區拓展的一大挑戰,目前還有較大發展空間。“海運倉內參”注意到,今年4月,在濟南市第十六屆人民第一次會議上,讓泉城擁抱黃河,實現兩岸互動、北跨攜河發展,推進濟南發展由“大明湖時代”走向“黃河時代”,這樣的表述出現在工作報告中。其中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實現城市功能品質顯著提升,現代化國際化水平大幅提高,與此同時,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8%,縣域經濟實現跨越提升,城鄉發展更趨均衡。跨過黃河,的確是濟南市發展的趨勢,這不僅與濟南的前途有關,也涉及到山東的綜合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考察山東時曾講到。
現在中國經濟出現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走勢分化的情況從“東西差距”變成了以黃河為界的“南北差距”。山東剛好是黃河穿流而過的省份,把新舊動能轉換這做好,對整個中國經濟格局都會起到關鍵作用。除了上面說到的杭州,還有兩個省城也給濟南不小的啟示。《濟南日報》同樣以連續和專版發文的“規格”,來講述合肥和鄭州的發展經驗。在一篇題為《昔日江淮小邑如今大湖名城》的報道中,城市框架的擴充、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是合肥發展的經驗。而且,合肥不斷加大高校的引進與合作力度,充分發揮高校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方面的溢出作用,也是濟南當下十分重視的經驗。濟南在談及合肥經驗時,特別提到,合肥的快速發展得益于舍得精神。“舍得是一種胸懷。
有舍有得、先舍先得、大舍大得,舍得才能成就大格局、大事業;舍得是一種擔當,任何舍得的行為都會冒一定風險,都需要擔當;舍得是一種創新,要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去創新發展,不出底線、不踏紅線,事要干成而且不。”5月17日,《濟南日報》專版刊文《鄭州:一個“小弟”城市的成功逆襲》,其中寫到:“鄭州,一個和濟南相似度極高的綠城,一個曾到濟南取經學習城市管理的“小弟”,如今則以國家中心城市的身份,成功逆襲。”大手筆的規劃與建設是鄭州給濟南的啟示之一。尤其是鄭東新區的發展,近年來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海運倉內參”發現,鄭東新區早在2000年就被提出開發,2002年,鄭東新區規劃方案獲得國際城市規劃大會“城市規劃設計杰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