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薯19是由睢陽區馮橋鄉農業服務中心甘薯課題攻關組用SL-01作母本,豫薯7號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選育而成。2002年5月8日通過河南省評審認定為豫薯14號。2003年3月6日通過國家評審認定命名為商薯19。課題組又于2006年選育出產量更高,淀粉率更高的新品系。綜合性狀優于商薯19。
二、特征、特性:頂葉形、葉形心臟形帶齒。葉色、葉基色、葉柄色、柄基色、莖色均為綠色。中短蔓、基部分枝中等,頂端茸毛少,株型匍匐。薯形紡錘、深紫紅皮,肉純白色,熟食口感好;干面、甜可口,薯塊萌芽性好,出苗早、紫葉,出苗率高,大田莖葉生長勢強,地下部結薯早而集中。春薯結薯4塊左右,夏薯6塊左右。
三、產量表現:據示范推廣驗收,鮮薯畝產:春薯一般8000斤,高產10000-12000斤;夏薯一般畝產5000-6000斤,高產8000-10000斤。切干率:春薯37%、夏薯33%。淀粉率:春薯25%,夏薯22%。鮮產、干產、淀粉分別比徐薯18增產52.4%、61%、82%。據地試驗,還具有耐肥、耐旱、耐濕、耐貯藏的特點,特別適合加工紅薯淀粉、粉皮、粉條、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