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投資與理財》報道,青銅器工藝是中國獨有的,因而在漫長的歷史流傳中,不少器物成為世界級的藏品,近十年來,在海內外拍賣場上雖然只是零星出現,但不乏高價成交的拍品。
2001年,一件“皿天全”方在紐約拍出924.6萬美元;2006年,西周青銅器“周宜壺”在上海崇源藝術品拍賣會上以2640萬元成交,創下青銅器拍賣紀錄;2007年,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商代晚期青銅器以810.4萬美元的高價成交。也是在同一年,香港蘇富比征得當年圓明園流失的十二生肖馬首銅像,拍賣成交價高達6910萬港幣。
此后幾年,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等拍賣行也相繼成交了不少重量級拍品,看似不溫不火的市場其實暗潮涌動。事實上,青銅器市場一直沒有放開,這是由我們國家相關政策決定的。據悉,每年零星出現在市場中的青銅器拍品,是嚴格依據國家《文物法》進行操作的,此法規定上拍文物必須是1949年前出土的,并有明確的流傳著錄。
受制于這一規定,青銅器除了少量在拍場成交,大量中低檔青銅器都是私下交易。由于市場沒有細分,文物出處不明,也助長了仿造之風,出現了市場上假貨比真品多的現象。
鑒別青銅器可以從銹色、手感和聲響、花紋和款識、銅質與器式等四個方面進行鑒定。
一般說來,流傳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青銅器,常見有綠銹、紅銹、藍銹、紫繡等。若銹色浮在器物之上,綠而不瑩,表皮銹,而且不潤澤、刺眼,就是偽銹了。
用手掂量,若過輕或過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另外還可用手敲擊實物,聽其聲響,若聲微細而輕脆則可;若聲渾濁,發出“嗡”音,則需提高警惕了。
花紋和款識,也是鑒別銅器的一個重點,這需要收藏者多下一些功夫。
廣州隆盛國際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為迎合珠三角地區收藏愛好者交流交易需求以及走出國門進軍東南亞國際藝術品收藏市場的需要,其將與國際一流的拍賣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資源信息共享,共同推動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發展,并利用珠三角的地理優勢將中國藝術品收藏交易推向包括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在內的東南亞國際市場。廣州隆盛國際展覽公司涉及的服務有藝術品專業鑒定、藝術品國際展覽會、古董古玩無差別復原等收藏品服務項目。誠信造就品質,用心搭建服務,我們的信念是打造收藏界五星級交流交易平臺。稍后即將推出的服務有:廣州大型藝術品巡展、2012廣州大型尋寶鑒寶會、2012廣州大型藝術品拍賣會等
現在對外征集藏品中范圍如下:
名家字畫:古代及近現代名家書畫,油畫、水粉畫及其他藝術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各代窯口及各代官窯器,以宋五大名窯、元、明、清官窯瓷為佳。
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級翡翠為上. 要求玉質佳、雕工精。
雜項清玩:木牙雕、文房四寶,田黃,雞血石,金銀器,青銅器等。
明清家具:種材質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黃花梨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