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批發市場,個人覺得比較大的服裝批發市場是在廣州和虎門,這里是全國的服裝生產基地和批發中心。其次是杭州、武漢、北京。北京的動物園南門是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市場,客流量大,來客的地區眾多,也是竄貨最容易發生的地方。杭州的四季青是個不錯的市場,大而全,高中低檔不同種類的市場分得很清楚,你想做什么樣的貨,就會有這樣的一個市場供你選擇。武漢的漢正街是全國聞名,這里不光是服裝,幾乎是什么東西都可以在批發。到了這終于明白為什么說武漢是九省通商之地。鄭州的銀基、成都的九龍、長春的遠東是后起之秀。成都的九龍廣場我沒有去過,聽說這兩年發展很快。鄭州的銀基蠻大的,溫州人在這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別人都說吉林的服裝生意好做,要我覺得中小品牌在東北都好做,做得都不錯。?西安的康復路是西北地區的主要批發市場,不少人都是在那里做西北五省的總代理。西安人做服裝,居然做出了一個全國品牌----班博,真的不容易!山東的服裝批發市場很亂,濟南、臨沂、淄博、即墨都有批發市場。不過淄博、即墨都已經不行了,濟南利用省會城市的作用,已基本上領導了山東市場,臨沂轉成了以低檔貨為主。 上海七浦路,沒有領導華東的服裝市場,安徽、江蘇的零售商更喜歡去杭州四季青拿貨。 論交通的便利,湖南株州的服裝批發市場再好不過了,火車站、汽車站都在旁邊。 福建省有兩個批發市場,福州和石獅,兩邊的人經常因為竄貨而在廣州和虎門的公司相互告狀。 沈陽的五愛市場是全國開門最早,關門也是最早的市場,天不亮就開門!沈陽的五愛市場規模較大,大得讓人不記得遼寧省還有一個鞍山市海城西柳批發市場。 太原和貴陽的服裝批發最不好做,付出的成本和別人差不多。賺得去不多。交通也很不方便。貴陽的市西路很亂,沒什么很專業的批發市場。太原的朝陽街就好多了,太原人喜歡兩種東西:醋和面條。 哈爾濱的紅博最有集團化經營觀念,統一宣傳,志在打造“紅博”品牌。重慶、蘭州、烏魯木齊我沒有去過,這里我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