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脫水癥的發生與防制措施
雛雞脫水癥狀
雛雞絨毛干枯發黃、質脆且大量脫落,腳趾干癟,食欲不振,飲水頻繁,消化不良,體瘦弱。脫水的雛雞因水分散失過快易患感冒,同時體內水分散失又帶走部分熱量,不利于雛雞恢復正常體溫而增加死亡率。一般來說,直接因為脫水而引起大量死亡的數量很少,大部分雞少量脫水能恢復正常,有一部分則持續衰退,抵抗力差,飼料利用率低,最后成為弱雛、死雛。
防制雛雞脫水的主要措施
1.種蛋貯存時間應當合乎要求
種蛋的貯存時間一般不超過7天,相對濕度為75-80%,存放時間長,種蛋水分蒸發多,胚盤活力降低,雞胚發育遲緩,出雛時間延長,雛雞品質差。
2.正確收集種蛋
種雞場在收集種蛋過程中,操作要正確,尤其是受到污染的種蛋,只能進行局部處理,輕輕擦去污染物,不能將整個種蛋用水洗。建議保存時間、貯存條件不符合要求的種蛋最好不要上孵。
3.孵化器內相對濕度要保持50-60%,出雛器65-75%,出雛室也要求相對濕度70-75%,可預防雛雞脫水,利于胚胎正常發育,能確保正常的孵化率和健雛率。
4.建立專用的發雛室
規模小的個體孵化場,往往只有孵化器,而沒有臨時存放雛雞的溫室,雛雞從出殼后到發雛這段時間仍放在出雛器內,這樣做不僅易感染傳染病,而且出雛器溫度高,雛雞水分散發快,容易造成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