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飛燕》原型1969年出土于甘肅武威,又稱《馬超龍雀》、《銅奔馬》,青銅制,高34.5厘米,長45厘米,寬10厘米,制作于東漢時期,現收藏于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是漢代藝術家高度智慧、豐富想象,浪漫主義精神和高超藝術技巧的結晶,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稀世之寶。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直接原因是由于在美國展出時,銅奔馬躍上巨幅海報成為文物展宣傳的標志圖形,故評選中國旅游標志時,在數以千計的珍貴文物中,它一舉奪魁。
作為中國旅游業的圖形標志,其涵義是:
1、天馬行空,逸興騰飛,無所羈縛,象征前程似錦的中國旅游業。
2、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奮進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國盡興旅游。
3、馬超龍雀的青銅制品,象征著中國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顯示文明古國的偉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1986年銅奔馬又被國家文物局鑒定為國寶級文物。
2002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之際,布什總統來華訪問